杜郎口中学
共 5 讲 125分钟
无论是从现代教育价值的转向还是从当前的课堂教学实际来看,以“教”为中心的传统课堂已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。教师应当积极创建以“学”为中心的课堂模式,以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。“小组合作,打造学习共同体”便可以优化高效课堂组织形式,细化高效课堂操作系统,强化课堂保障体系,深化高效课堂建设。
为提高教学质量,优化教学过程,实现“学生动起来,课堂活起来,效果好起来!”,小组合作共同学习是一种较为重要且成功的教学改革,该学习方式打破了原来班级授课制的局限,培养学生沟通交流、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、团队精神,同时也增加了学生展示的机会,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。
建设高效课堂,需考虑诸多问题。例如:组织形式、过程落实、小组评价……而科学分组、培养习惯、建章立规是细化高效课堂操作系统,强化课堂保障体系的有效手段。可更好实现以学生为主体,以教师为主导,让学生学会学习,学会与他人学习、交流,并在这个群体中获得个人能力的发展。
反“客”为“主”,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。发挥主体性教育思想,为广大学生的学习提供条件,及时发现学生的特长,引导学生克服困难,提高学习效果。
崔其同,山东省聊城市杜郎口镇中学高级教师、优秀班主任、常务副校长、陕西师范大学研究生指导教师、创造人才研究会振兴县域教育保定试验基地特聘导师。
一、科学分组,构建自主管理组织
二、培养习惯,营造和谐文化氛围
三、建章立规,构筑激励评价体系
四、陪伴关爱,开展活动促成长
合作学习的重要性,既是重要且成功的教学改革,也尊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。让学生学会学习,学会与他人学习、交流,并在这个群体中获得个人能力的发展。
如何建设高效课堂?从组织形式、过程落实、小组评价三个方面入手,打破原有班级授课制局限性,提高教学质量,优化教学过程,实现“学生动起来,课堂活起来,效果好起来!”。
明确小组长职责,发挥小组长作用。小组长要认识自身定位,带动组内成员学习,强化团队意识,发挥帮扶作用,应对组员的学习过程及时进行检查评价,做好学生与老师的“纽带”。
王玉英 遂宁市第七中学校
课程实用,值得借鉴!
颜廷好 霍尔果斯市苏港中学
课程非常好,给想课改的人提供了样板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