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京师范大学
共 9 讲 150分钟
本课题聚焦于高考备考中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应对策略,同时探讨考场上心理状况的调整方法,以及如何为备考学子提供最佳支持。
在备考过程中部分学生存在紧张不起来的情况,原因多样:缺乏明确目标,使学习动力不足;逃避困难,面对难题选择放弃;缺乏自控,易被外界干扰;倦怠感导致神经兴奋受到抑制,学习效率低下;心浮气躁,眼高手低,难以踏踏实实学习。针对这些问题,需从明确目标、增强自控力、调整心态等方面入手,帮助学生找到学习节奏。
备考中过度焦虑也是常见问题,学生因压力过大而产生紧张、不安等情绪,影响学习效果。应对策略包括合理规划学习时间、进行适当的心理放松训练、与他人交流分享压力等,帮助学生缓解焦虑,保持良好心态。
考场上学生心理状况同样关键。紧张、慌乱等情绪可能导致发挥失常。考前进行心理暗示、考场中采用深呼吸等方法,能帮助学生稳定情绪,正常发挥。
家庭、学校和社会应成为备考学子的坚实后盾。家长应给予理解和支持,避免过度施压;学校要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,提供心理辅导;社会也应关注高考学子,为他们创造积极的备考环境。通过多方面的努力,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支持,助力他们顺利度过高考这一重要阶段。
李春花,高级教师,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博士,教育部国培计划远程培训专家,北京市骨干教师,北京十佳优课教师,北京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实践研究“突出贡献特等奖”获得者,主要工作方向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、儿童青少年家庭教育、青少年生涯规划教育。在各级各类心理与教育杂志发表论文40余篇,出版书籍《写给青少年的生涯教育课》、《高中生涯教育(高一分册)》;翻译出版书籍《如何才能不焦虑》、《社交尴尬症》、《成人依恋手册》等;参与编写青少年生涯、心理教材与读本多部。
2.备考中过度焦虑的应对
3.考场上心理状况的应对
4.如何做备考学子最好的支持者